技术文章
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流程
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工艺流程
根据设计要求,拆除连续墩处与张拉齿块位置冲突的内、外边梁原墩帽挡块。
用钢筋探测仪确定原钢筋位置,按照图纸要求的位置及尺寸,对新增构件的钻孔位置进行放样,如与原结构钢筋或钢束冲突,可适当调整孔位。
根据图纸在新增齿块的位置,用冲击钻钻孔。注意孔壁必须保持完整,无裂缝、蜂窝等缺陷。
清孔
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清除孔内浮尘,然后用毛刷进行清孔,注意必须由孔底向孔口清理。
钢筋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、油污应清除干净,新钢筋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。
将植筋胶装入专用的胶枪中,排出静态混合器前端的少量空气,从孔底开始注胶,植筋胶的填充量一般为孔深的 2/3,并保证钢筋插入后有少许胶料溢出。
注胶后立即单向旋转插入钢筋,直至达到设计的锚固深度,并校正钢筋的位置和垂直度,保证植入钢筋与孔壁的间隙基本均匀。
为避免大面积钻孔对梁体造成不利影响,应分区域、分批次进行钻孔植筋。
植筋胶固化完成后进行焊接、绑扎钢筋骨架,布设预应力管道,并根据齿块的形状支设模板。
灌浆料宜采用机械拌合,灌浆料搅拌时严格按照灌浆料厂家提供的水灰比配制,每包GA-60灌浆料(25kg/包)最大掺水量建议不超过3.5kg。
搅拌时宜先加入2/3的水拌合2-3min,然后再加入剩余水量拌合直至均匀、无浮浆即可使用。
浇筑水泥基灌浆料,并加强养护。为保证浇筑密实,出浆管口位置应高于箱梁顶板。
按照图纸要求,对钢结构锚固体系的各板材进行加工,并焊接成型。
根据图纸在转向块和减震器的位置,用冲击钻钻孔;
种植定型化学锚栓,并拧下螺帽和抗剪套筒;
钢构件就位,安装抗剪套筒和螺帽,此时预紧但不拧紧螺帽;
锚固钢构件底板与混凝土间采用压力灌注环氧树脂胶黏剂;
待胶体固化完成后,拧紧螺帽。
体外预应力施工
体外索穿束
进行体外索穿束时,应在钢索的每个转点处设置限位装置,并在可能刮擦的位置用土工布做好防护措施,以免穿索时刮伤体外索的PE保护层。
使用张拉控制系统逐级、对称张拉至设计吨位,张拉结束后持荷5min后锚固。
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,伸长量校准为辅进行控制。伸长量理论与实际偏差值应控制在±6%之内。
张拉过程中实时监测张拉数据,与设计预计值对照,并在退顶前进行校验,确保实际张拉值与智能设备显示的伸长值相符,如有偏差,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补偿张拉。
张拉工作完成后,切除多余的钢绞线,安装减震器的橡胶减震圈及索箍体
注意事项
预应力张拉施工应在有经验技术人员指导下,由固定班组进行操作,每次张拉都要有完整记录,且应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。
张拉施工时应关注新老混凝土结合面、新增构件局部裂缝、变形等情况,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张拉并查明原因。
构件防护
在预埋管内灌注发泡防腐材料,锚头涂抹防腐油脂,并安装保护罩,保护罩长度为L=张拉端伸长量±30cm,且>80cm,以便后期维护。
在未来,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建筑结构加固与维护的创新研究,不断提升材料品质。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对我们承诺的延续,也是对行业标准的践行。我们深信,通过努力和创新,结构加固将迎来更加可靠和持久的明天。
下一篇:箱梁更换小盆式支座&垫石施工工艺流程 返回列表